由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办的第十一届“民间瑰宝·记忆西城”西城区非遗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于10月27日圆满结束。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升社会公众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和参与度,为非遗保护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激发社会力量,深化非遗保护
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诸多具有北京、西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招募活动,紧密围绕具有西城区特色的非遗项目进行展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扩大非遗社会影响力,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积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时代文化。
活动启动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共有264名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报名,经非遗传承人的严格筛选,最终55名志愿者成功入选。活动共开展专业培训120余学时,包括:抖空竹、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九嶷派古琴艺术、传统香妆手工制作技艺、京派折扇制作技艺。这种深度参与不仅为公众体验非遗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为非遗项目的推广搭建了广泛的平台。
招募形式多元,创新非遗传承
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其多元化的招募形式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志愿者通过系统化培训,不仅学习了非遗技艺,更深刻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传承人借助志愿者的反馈,了解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创新应用。
活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学习和互动,培养新一代非遗项目的传承者。志愿者在实践中掌握了传统技艺,并通过志愿服务将非遗推广至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有效缓解了非遗传承断层的问题,为非遗项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升了传承的可持续性。
展示活动成果,守护非遗根脉
10月27日,活动结业式暨成果展示在正乙祠举行。志愿者们在结业式上展示了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承有我”的责任担当。许多志愿者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更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西城区非遗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将“社会参与模式”与“非遗志愿服务”相结合,探索出了推动非遗保护的新路径,增强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未来,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将继续秉承保护与传承并重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