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虎架不住群狼”“让迪士尼20年内无法在中国盈利”。近日,万达叫板迪士尼的新闻引发媒体的极大关注,也引发网友的热议。“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万达集团要超过迪士尼成为“世界旅游产业龙头”,目标宏伟,让人振奋。对中国旅游业来说,建设世界旅游强国需要一批世界级的旅游企业作为支柱,需要一批企业家去铸造世界级的旅游航母企业。应该为万达掌门人发出的声音点一个赞。
点赞之余,也引发了笔者思考。万达要超越的具体目标是迪士尼,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这个目标取向没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迪士尼确实堪称“世界旅游业龙头”。2015年迪士尼接待1.38亿人次;据2012年数据,迪士尼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达3457.6亿元。仅从游客数量与收入而言,万达要超过迪士尼并非易事。
暂且不论这些数字,因为对一个文化休闲旅游企业而言,游客人数与收入主要是说它的规模与增速,但并不代表它的品质、品位与品牌。迪士尼之所以成为公认的世界主题公园的鼻祖与龙头,游客接待人数与收入是一方面,而更主要的是它以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为标识的“迪士尼文化”,并把其文化理念渗透到动漫、影视、音乐、舞蹈、游乐、商品、餐饮和饭店等文化休闲业态之中,扩展到新闻、传媒、出版等领域,从而成为举世公认的现代休闲文化娱乐品牌。
万达快速成长的奥秘在于抓住了社会经济转型、国家政策调整的机遇,企业及时跟进,从住宅地产起步,相继向商业地产、文化地产、旅游地产转移,现在又在向网络电商、金融电商进发,产业链不断延伸,开发地盘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拓展,从国内向国外扩张,但有一根主线贯穿全程:以房地产为根基,先拿“地”,再建各种功能和形态的“房”,再在“房”上做文章。房地产是万达之“根”,然后长出多样之“叶”,开出异样之“花”,用掌门人的话,“走相关多元化之路”,就是与房地产“相关”的“多元化”业态。不管万达产业链如何延伸,至今为止本质上还是一个房地产企业。
现在万达做的是文化旅游业,以“房地产”为平台,但本质应该是文化休闲服务业,其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在于建了多少商娱食宿城、度假酒店、影视基地、超大“秀”场,而在于是否生产出文化艺术与娱乐作品,是否有可以穿越群体、代际和国界、具有普世情怀和传世价值的精神作品,以及以这种文化为理念的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休闲产业成功的关键不仅是钱,更是人;不仅是资本,更是智慧。最后在国内外市场上能否站住,能否成为产业的龙头、旗舰,最终靠的文化作品和休闲服务产品。比如说,影视城能否拍出既叫好又叫座、可以传世的影视剧;“顶级秀”不仅要冲击观众的五官,获得感官的享受以至刺激,又要能震人心扉,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启迪灵感、陶冶情操;度假区能否提供既令每个宾客舒适,又能满足宾客的个性化休闲需求,使宾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房地产业的产品是物质产品的受用,而文化旅游业的产品是为人的服务和精神享受,两者的经营模式、盈利杠杆完全不同。
万达善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夺地建“城”、快速扩张,至今仍在策马扬鞭、一路奔跑。这是一种风险与机遇相伴的模式,机遇抓得好、风险也如影随身。一是资金风险,二是市场风险,三是环境风险,四是决策风险。用掌门人的话说,“万达最大的风险就是决策风险,确切地说就是如何防止我一个人说”。智者千虑,难免一失,谁能纠正他的决策失误?万达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能否化险为夷、变危为机,往往在掌门人的一念之中。虽然掌门人本人已觉察到这一点,但万达现在的体制无法破解这个难题。
对比一下万达所要赶超的迪士尼乐园,也许有益。自1955年创始以来,在创门人迪士尼兄弟和后继者迈克尔·艾斯纳两代企业家的掌舵下,这艘休闲娱乐航母在60年中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至今仍是世界休闲娱乐大海中的领航者。之所以能如此,一是秉持迪士尼开园之初的“在迪士尼乐园,来访者是宾客”“把顾客奉为上帝”的企业理念;二是秉持“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企业文化,“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去梦想,由此激发创造力”;三是建立了企业内外的“合作伙伴制度”和“企业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的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形成了企业即“迪士尼大学”的全员培训制度,形成了一支代代相传相继的高素质企业团队和员工队伍。
其实,迪士尼体现的是美国文化,万达做的是中国多彩的区域文化,如武汉的“汉秀”、南昌的“青花瓷”,完全可以各行其道、“虎狠共舞”。万达要做的不是用“群狼”咬死“独虎”,更无须下战书,而是沉下心来精心把每个万达城的文化主题做深、做精、做活,各有千秋、群星闪耀,形成口碑、铸成品牌。世上多少消失的著名企业从来不是败于竞争对手,而是毁于自身失误。
责编:文化中国网 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