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问题的提出
近三十年来,学界回顾20世纪的绘画,梳理脉络,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个共识:引西润中的融合派和借古开今的传统派,共同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1]在公认的借古开今传统派四大家中,齐白石赫然在目。[2]人们对于齐白石,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得出了宝贵启示,邵大箴即指出:“他的艺术实践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深入发掘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艺术革新的重要途径。尤其像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画艺术,如果创作者没有深厚和全面的传统文化修养,没有丰厚的生活积累,没有沉潜的研究精神,侈谈创新是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的。”[3]其实,画家的传统文化修养,往往表现为作品的文化积淀,本文仅就齐白石作品的“象外意”与体现文化积淀而用典的关系问题,略举数例,有所讨论。
二、“文之极”与“象外意” 绘画是一种视觉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讲求抒情达意,更是一种写意文化。齐白石虽擅工虫,但整体上仍属写意画家。写意画由文人画家倡导,广泛影响了职业画家,成为水墨画中突出发展的品种。写意画的形态比工笔画洗练,更重视“意”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用可视形象,借助题诗、题句表现思想感情。崇尚“象外意”和“取之象外”,[4]有利于注入丰厚的文化内涵,借此实现南宋邓椿强调的“画者文之极”[5]。意在象外的作品,简约而丰美,写所见而画所想,像格律诗一样精炼,幽情远思,耐人寻味,所以又称“无声诗”。在水墨画中,画家表达的意、抒发的感情个性,既是个人的,又与群体连在一起,既是当下的,又往往跨越时空,与历史文化脐带相连,成为联系社会群体与历史文化的手段。有点像传统诗歌中的用典。
三、《他日相呼》的典故新解
齐白石 瓷盘蜜蜂图
图录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齐白石作品选集》中齐白石的《瓷盘蜜蜂图》,没有创作年代,画中只有一个瓷盘,还有一只落在盘上的蜜蜂。瓷盘寥寥数笔,淡墨写成,盘边被画省略,画法是写意。蜜蜂刻画精工,伏在瓷盘中,腹部略用黄色,画法是工笔。画的右边自上而下题字一行,文曰:“能喜此画者他日不得无名,白石。”为什么说喜欢此画者将来一定成名?这幅画到底哪里引人入胜?是工写结合?是布局奇妙?其实都不是,要解读这幅画,就必须了解画史。所有宋代画史中,都记载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典故。此典见于宋代俞成《萤雪丛说》,原文云:“宣宗政和中,建设画学,用太学法补试四方画工,以古人诗句命题,不知轮选几许人也。又试‘踏花归去马蹄香’,不可得而形容,无以见得亲切。一名画者,克尽其妙,但扫数蝴蝶飞逐马后而已,便表马蹄香出也。夫以画学之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上,亦犹科举之取士,取其文才较出者为优。”
[13] 不知道齐白石有没有读过《萤雪丛说》,但1917年他来北京的当年,就结识了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陈师曾,相交莫逆,直至师曾去世,有诗称“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14]陈师曾著有《中国绘画史》,在宋朝之画院一节中记载:“政和中,兴画院……以敕令公布画题于天下,试四方之画人,其试法以古诗命题,使之作画。今举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之句,则有画一群蜂蝶追踪驰马者,以描写香字。”
[15] 以陈齐的密切关系推论,齐白石了解这个画史典故,受到“踏花归去马蹄香”构思的启发,是可以想见的。绘画只能画形象,不能画香气,追逐马蹄的蜂蝶,虽属视觉形象,但可以唤起通感,使人犹如闻其香的感觉。白石的《瓷盘蜜蜂图》,画一只蜜蜂被空空如也的瓷盘吸引,伏在上面不肯离去,认真看画的人不能不追问原因,追问者会想到,也许盘子上放过流蜜溢香的水果,水果被主人吃掉了,但残汁尚存,余香犹在,所以吸引了蜜蜂。如果这种分析无误,那就说明白石从“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创作,吸取了以形写香的经验。他在题词中的许诺,恰恰表现了白石对文化积淀的高度重视。
小结
传统的中国画,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诗书画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三绝”同时在画上呈现,更重要的是艺术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的融会贯通。齐白石自幼就随外祖父读《千家诗》,青年时代拜文人画家胡沁园为师后,从熟读唐诗入手开始做诗,三十岁后与诗友结成“龙山诗社”和“罗山诗社”,进而拜在王湘绮门下,诗画篆刻渐渐成名。[16]他很看重自己的诗,曾对胡絜青说:“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对胡佩衡父子说:“诗第一,治印第二,绘画第三,写字第四。”[17]他的诗真情流露,坦荡自然,达观诙谐,充满泥土芳香,用典不多。但他诗社时代的诗友,不乏能用典故之人,[18]他把诗词用典的手法用于画中是顺理成章的事。
诗词中的典故,可以简称为诗典,一般指典籍中的掌故,可细分为事典和语典,既来源于人和事,又离不开词语的精练表达。词语表达的人和事,或者品格精神,虽有特殊的历史情境,但不乏引申出的普泛意义,虽有具体所指,但透露了经验智慧,可以帮助状物,更能支持抒情。精练的诗词由于用典,往往在比拟贯通中超越时空地驾驭神思,扩大内涵,丰富情韵,增加风采,扩大意境和升华境界。诗词中使用典故,纯靠语言,画中用典,可以简称为画典,既有题词题句,也离不开视觉图像。画中用典,始于兼善诗画的文人画兴起之后,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主要是用古人的笔墨图式,既用既成图式背后的意义,也用有一定表现力的笔墨程式。就后者而言,清初四王的山水,就是用黄公望的树石图式。
齐白石绘画的用典,除去使用前人积淀的笔墨图式之外,也像诗词用典一样,一是用事,比如“毕卓盗酒”;二是用语,比如“见食相呼”、“草间偷活”、“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踏花归去马蹄香”。但不管用语典还是用事典,都与来自生活的图像结合在一起。此外,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他用事典敢于改造,通过改造而赋予新的意义,如《盗瓮图》。其次他用语典——亦即用古人诗文中的语句,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结合实际的观察感受给予批判性的阐释,如《他日相呼》;二把抽象语词赋予可感形象,并联系生活境遇加以发挥,如《草间偷活》;三是把古人诗词名句图像化,结合其他文化符号表述生客的立意,如《蜡炬图》;四是暗用语典,不显示词句而从中获得艺术表达的启示,如《瓷盘蜜蜂图》。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善于在感受生活中灵活而有创造地运用典故的原则。
不能说画中用典是白石艺术的普遍特点,但他创造性地运用文化积淀增强文化厚度和艺术表现力的成就,仍然给我们以宝贵的启发。 注释: [1]参见拙文:《变古为今 借洋兴中——20世纪中国水墨画演进的回顾》,收入《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家文丛 蓦然回首 薛永年美术论评》,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参见郎绍君:《二十世纪的传统四大家——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见《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研究》,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3]邵大箴:《齐白石研究丛刊?序》,见《齐白石研究丛刊》第一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谢赫:《古画品录》,见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5]邓椿:《画继?杂说论远》,黄苗子点校《画继 画继补遗》(中国美术论著丛刊),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6]见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诗外传卷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引自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8]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传》,齐良迟主编:《齐白石文集》,第104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传》,齐良迟主编:《齐白石文集》,第127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第10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11]引自《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毕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本,《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第160页,1986年。
[12]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传》,见齐良迟主编:《齐白石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见《丛书集成初编?避暑漫抄及其他三种》,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4]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传》,见齐良迟主编:《齐白石文集》,第99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5]陈辅国编:《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吉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16]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传》,见齐良迟主编:《齐白石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7]王振德:《刿心鉥肝 超妙自如——略谈齐白石诗文题跋》,见齐良迟主编:《齐白石艺术研究》,第25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8]齐璜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传》,见齐良迟主编:《齐白石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 原标题:象外意与文化积淀——谈齐白石绘画用典
(本文选自《齐白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责编:文化中国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