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中华文化脉络里永刻的印记。城市发展更新的历史,也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传承。2020年11月,由香港兴业国际与第一财经传媒集团携手打造的 《未艾·方兴——从大中里到兴业太古汇》一书正式发行,此书由第一财经执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围绕上海市静安区大中里地块的历史变迁,记录对于人、土地、城市三者关系的探索,深挖城市发展中的人文印记,探索“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之路,探讨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未艾·方兴——从大中里到兴业太古汇》封面
“上海文化碰撞最强的地区之一”
作为兴业太古汇所在地的前身,大中里地区曾是上海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早在清末明初,大中里所在的“斜桥”区域就有许多名门望族、官员士绅以及外国友人在此兴建园林府邸和休闲娱乐场所,这里也因此成为当时上海文化碰撞与融合最强的地区之一,海派文化底蕴在此时扎根。
20世纪20年代初,大中里社区始建,形成了共有111幢砖木结构的二层石库门建筑群,市民生活繁荣。直到21世纪初,这里都是上海市中心商业、文化、服务配置最好的区域之一。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张,地处上海市中心静安区的大中里社区,从生活环境到设施配套,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砖块酥烂、房屋地基甚至已被白蚁侵蚀,大中里社区的改造迫在眉睫。
大中里地块原貌
与香港兴业国际的相遇
香港兴业国际集团创始人查济民博士认为,善待每一块土地,尊重历史人文的延续,是企业立足之本,也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城市旧改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与商业发展,一直是值得深思和讨论的问题。
大中里区域的更新改造,不仅是升级城市功能,也要求保护该地区内历史建筑、沿袭传统商业氛围。因此,“保育”和“长期运营”成为政府选择开发商的核心要点。而香港兴业国际始终坚持的“尊土重人”、“止于至善”等价值观,以及在香港愉景湾四十多年长期建设、运营中累积的大型项目开发经验,与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旧改新理念不谋而合。
査济民博士曾在上海经营民族纺织工业,并于抗战胜利后被上海工商界推荐为纱布染织业“接管大员”之一,这使得查氏家族与上海结下不解之缘。从香江重返黄浦江岸,从亚洲环保小镇典范愉景湾到南京西路上最后一块“拼图”兴业太古汇,查氏家族再回申城,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十五年坚守承诺,不改初心
从2002年香港兴业国际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查懋成先生拿下地块开发权,到2006年邀请太古地产共同加入开发地块,再到2017年兴业太古汇盛大开幕,项目建造花了整整十五年,将大中里从“危棚简屋”改造为融合商业服务、潮流文化、高端办公的体验式商业综合体。
由于大中里地处上海市中心地段,除了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之外,改造工程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如何适应市场环境以及政策变化、如何为九千户原住民安新家、如何在两条地铁线上盖高楼等等。时间跨度之长,难度之大,不亚于愚公移山。
秉持着“将心比心,站高望远”的理念,项目方特别聘请具有专业经验和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顾问单位共同协作。为保护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查公馆(原民立中学4号楼)进行了整体平移;上千户原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具有百年树龄的广玉兰古树,也在原地得到完整保留。
行路难,但项目方凭借一腔赤诚与迎难而上的勇气,使大中里以全新面貌呈现在大众眼前。从大中里到兴业太古汇的历史变迁,在上海城市规划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城市更新与文化保育并非零和博弈,在区域空间被重新赋能的同时,城市文化印记也得以保留。《未艾·方兴》将此经验一一记录,期望兴业太古汇的成功案例,能为更多城市建设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兴业太古汇全景
一切正是“未艾•方兴”之时
昔日大中里是上海市民生活的熙攘之地,今日的兴业太古汇,也已成为上海时尚潮流的地标之一。但对于坚持“站高望远”的香港兴业国际而言,这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欣欣向荣的开始。查懋成先生认为,“兴业太古汇的落成,有太多‘看得见的美好’,而商业项目的提升空间往往是没有尽头的。在金玉其外之余,亦要亮丽其中。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提高后勤运营标准,加强绿色可持续应用,坚持以匠心打造‘看不到的美好’”。
新旧交替是城市的发展之道,但文脉的传承与城市的重建是不可分割的。兴业太古汇将在百年地块的历史积淀之上,不断提升自我,以丰富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为己任,成为推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助力者。
更多关于大中里的历史掌故、兴业太古汇建设难点、运营理念,可在《未艾·方兴——从大中里到太古汇》一书中找到,各地新华书店均有售,欢迎阅读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