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动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即将于明年上线的微信“小程序”或有可能。对于腾讯来说,小程序很有可能成为令微信“由传播内容到提供服务”、“由平台回归工具属性”的革命式应用。在昨日召开的微信公开课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表示,微信“小程序”将于明年1月9日正式上线。
“小程序”特性首次曝光
按照张小龙的解释,小程序的特性是“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更早一些在小程序内测时,他本人在朋友圈里对小程序有一段更明确的描述,即“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举个例子,对于公积金查询、航班动态查询、餐厅排队点餐这种低频刚性应用,下个APP对用户来说可能太占空间,调用次数也不会太多,但用时再临时下载却很麻烦,这时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序从今年1月份已经开始开发者内测,11月面向开发者全面公测,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微信体系内资源可以直接对接,但在用户端的使用形态目前仍未可知。
从昨日公布的消息来看,可以确定小程序的入口是“二维码”扫码的形式,既不会有类似APP Store的应用商店,也不存在于微信APP中。腾讯内部人士向记者解释说,这里的入口是“狭义”的概念,意味着小程序不会存在于微信APP的“钱包”、“发现”等目录下,但是否会像“订阅号”一样通过搜索来触达,目前仍未确定,这也符合微信“去中心化”的理念。
据张小龙介绍,腾讯在初步构思小程序的位置时受到了机场广告牌的启发,在他看来,广告牌上面的二维码不应该是订阅号,应该是展现服务的链接,成为小程序的载体。
从张小龙现场演讲中所透露的信息来看,在汽车站扫码买票来解决排队的问题、公交车站扫码查询车次状态等,都可能成为小程序的典型应用场景。
而对于小程序的应用主体而言,同一个认证主体在订阅号、服务号和小程序之间是有连接通道的,可以互相跳转和关联,但不能通过小程序向用户推送信息。
微信的取舍和腾讯的胜算
在目前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微信已经拥有了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三种形态。随着企业号将在明年统一合并入企业微信这一品牌,小程序可能会取代企业号成为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补充。
腾讯方面对于“小程序”的推出也是非常慎重的。除了从“应用号”改名“小程序”之外,还将进行严格的审核设定。
据开发者援引《微信小程序平台服务协议》透露,腾讯将对需要发布的小程序进行发布审核。其中,“发布审核”是指由用户发起,将其完成初始化开发的小程序提交至腾讯,由腾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对该小程序的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用户体验等各方面,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开发信息核对、安全测试、UI测试、随机测试、动态测试、安全测试等方式,进行审查、甄别、试验与评估的过程。发布审核结果包括“审核通过”与“审核不通过”两种。审核不通过的,该小程序将无法发布,这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小程序”的安全问题。
另据透露,小程序的审核相比微信其他平台的审核,可能更为严格和复杂。
业内人士分析称,微信小程序的推出很有可能改变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取服务的途径;而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短时间内可能是成本的降低,避免APP开发和引流等投入,但长期来看不排除对微信依赖程度的加深。如同当年APP Store模式开启了一个苹果时代一样,小程序模式很有可能成就腾讯继微信后的又一次自我迭代。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百度曾推出“直达号”、“轻应用”等概念,希望通过“搜索”触达“服务”,实现百度从连接“人与信息”过渡到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转型,却未成气候。与百度不同,拥有8.46亿月活跃用户(据2016年三季报)且自带社交属性的微信无疑为“小程序”增加了胜算。(温婷)
责编:文化中国网 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