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留学生及其家长和留学服务机构而言,谁影响了国际学生远赴异国求学的决定?什么样的目标激发了学生海外求学的兴趣?……这些问题,关乎留学参与者客观认识自身处境并理性做出留学抉择。在最近发布的名为《了解你的邻居:地区视野下的国际招生》的报告中,这些疑问一一得到解答。
什么时候留学生开始在心里种下了出国留学的种子?数据显示,留学要趁早。在《了解你的邻居:地区视野下的国际招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60%左右的学生表示15岁到19岁之间开始思考留学问题,而40%左右的学生表示不到15岁就已经梦想着出国留学。其中,来自马来西亚、墨西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学生有超过40%的人表示在很小的时候就憧憬过出国留学,而这一比例在越南只有21%。尽管不同国家之间有所差异,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超过1/5的学生表示在15岁之前就梦想过出国读书。
本次报告基于独立教育机构——名为“FPP”的教育媒体和数字营销公司——“国际教育优势”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面向94个国家的80.7万学生发放了问卷,超过3.5万学生做出了回答。其中,70%的学生来自拉丁美洲、亚洲和中东等国际教育新兴市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64%是女性,36%是男性。此外,超过68%的学生在国外接受的是本科教育,23%的学生在国外就读的是大学预科班,大约只有8%的国际学生在国外读研究生。
两大机构之所以联手进行本次调查,在于它们意识到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在招收国际学生时并没有考虑地区和国家的差异性,“在招收国际学生时,成功的大学往往采取目标学生喜欢的接收方式来传递信息……有限的资源常常导致招生机构走捷径,如设计一套方案用于国内招生,设计另一套方案用于国际招生。然而,适用于巴西的招聘方案,却不一定在越南、中国等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于出国旅游经历与学生留学的关系,报告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报告发现,74%的学生表示,去其他国家的旅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他们出国留学的梦想。对于高等教育机构而言,这个发现可能影响到它们未来招收国际学生的方式。毕竟对于这些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将稀缺资源的预算投入到最有可能的目标学生身上,能够事半功倍。报告引用一个在零售店里的案例来强调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零售店里,服装导购员总是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花在那些手上拿着购物袋的顾客,这表明顾客有购买的欲望。因此,与有过出国经验的学生打交道才是智慧的选择。”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有过出国游学或者旅行的经历,可能会在申请海外院校时大大加分。
谁提供的留学建议让学生更为信任?对于想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世界范围内的调查结果值得参考。报告发现,首先,招生代表(即机构或学校的人员)的意见在南美洲最为受用。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招生代表的意见对其出国留学的选择影响重大,但在泰国、印尼和越南等亚洲国家,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招生代表的建议对其留学有参考价值。其次,在亚洲地区,留学顾问的建议更值得信赖。泰国有48%的学生相信留学顾问,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有40%的学生认为值得咨询留学顾问。相反,在越南这一比例只有21%。再其次,正在留学目标国就读的同学的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有超过40%的学生看重正在留学目标国就读同学的建议,在泰国的比例达到33%。这一地区学生普遍相信留学目标国就读同学的推荐,表明学生的体验评价日益重要。
报告特别指出,亚洲地区的学生往往认为招生代表是受聘于某些机构和学校的,所以他们提供的信息非常片面化。留学顾问了解多所院校,往往从多个视角剖析学校的优点。同时,留学顾问与社区联系紧密,相较于“外国人”而言,是更为可靠的信息来源。尽管有很多外界因素影响着学生的留学计划,但是受访的学生表示,是他们自己而非父母在留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毕竟是他们自己想要出国留学。
留学是出于理想的追求还是现实的考量?报告发现,“千禧一代”(即1981年及以后出生的人)更具实用主义倾向。在报告中,学生“未来七年目标”排名中前5位分别是“流利地说英语”“获取高等学位”“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异国生活”“在世界上做出一番成就”。然而,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学生的观点因地区而异。在菲律宾有32%的学生认为“在世界上做出一番成就”是目标之首,而泰国只有14%抱有相同的想法。49%的印度尼西亚学生认为“光耀门楣”是最大的目标,而西班牙和巴西只有3%的学生认可这一想法。马来西亚有53%的学生,而印度尼西亚只有10%的学生试图通过出国留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些差异不仅是通过样本数据显示的差异,而且在其他问题调查中也比比皆是。”报告指出,这些差异能够帮助招收国际学生的高等教育机构确定如何使用预算、去何处旅行、什么时候需要依靠招募代理、谁负责发送给未来学生的邮件……当然,对于想要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而言,根据这些差异提前做好留学规划,是未雨绸缪之举。(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责编:文化中国网 张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