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二维码支付的市场地位正在受到监管层的认可。根据央行的要求,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最近下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安全标准。这是央行自2014年3月份叫停二维码支付之后,首次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
2014年3月,央行发函叫停支付宝和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央行在2014年为何要叫停相关的业务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在当时,二维码支付等方式,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郭田勇:二维码是从它有一个支点到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因为2014年的时候是刚刚开始搞,线上一些主要的支付机构,比如腾讯,阿里都在开始搞这方面的研究,都推出了支付方式。但是央行可能认为还是有一些风险隐患,并不是太成熟。而且它也会平衡线上线下支付方式的协同发展,因为在线上线下里,中国银联主要是线下机构,还没有开始搞二维码支付,那么也不能让线上支付发展过快,它有一个平衡。现在来看技术上也比较成熟了,另外一方面二维码支付线上支付机构也走向了可线下,开放市场以后,不仅可以提高支付的效率,而且不会给整个支付市场带来一些不确定性,这方面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所以我觉得现在开发还是好事吧。
不过,虽然央行已经表态,但二维码支付并没有真的销声匿迹。近年来,随着支付宝和微信付款的普及,二维码支付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甚至连身边的水果摊也可以用二维码支付买单。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说: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市场运行,还是监管体系,都比原来要成熟得多了。
杨涛:在2014年初之所以要叫停是因为在二维码支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叫停之后市场上或多或少也都在践行着一些二维码支付的探索,就是因为大家还有这个需求。所以后来一段时间,对于二维码支付当中,对于消费者直接去扫商户的码,监管部门相对来说比较谨慎;但是对商户主动拿扫码枪去扫消费者手机上所形成的付款码,相对采取了一种观察的态度;第三个方面,就是通过长时间的监管部门不断地探索,行业协会也在不断地研究技术标准。到目前为止,应该说相关的一些研究,相关的一些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或者是指引规范的探讨,我觉得比以前要成熟的多了。
市场日渐成熟,监管也不能缺位。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清算协会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该取得相应的业务资质;会员单位应该根据交易验证方式的安全级别,以及条码支付技术安全指引关于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进行限额管理;此外,征求意见稿对保护用户敏感信息进行了多方面规定。
两年来,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二维码支付相关业务一直以来并没有停止,布局也相对完善,加上支付技术提升、账户实名制落实等,重启二维码支付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55 亿,超过总人数的六成;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 4.24 亿,半年增长率为 18.7%,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 57.7% 提升至 64.7%。
这些数据意味着,二维码支付将有望成为接下来的发展热土。实际上,除了微信,支付宝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一直在二维码支付方面探索之外,银行现在也开始纷纷涉足。7月15号,中国工商银行宣布,在行内推出了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商户发展中心处长罗榕表示,工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具有三个特点。
罗榕:我们现在推出的这款新产品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就是更安全,更便捷,更通用。简单的来说,更安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我们是一款银行级别的支付技术,它采用的是国际领先的TOKEN,也被翻译成令牌技术。对客户在所有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敏感信息会进行动态的加密变异处理;同时我们在交易的过程中体现了更通用的特点,像工行是全球最大的唯一的一家与所有六大卡组织进行合作的全品牌的发卡银行,我们支持境内外各种银行卡的绑定和支付;那么在便捷性上,体现在一键支付上面和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扫描支付产品一样便利,同时我们还推出了很多主题促销活动,包括爱购扫码,满e支付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多的安全体验,把这种优惠实实在在的回馈给客户。
那么,二维码支付是否能够更加安全呢?罗榕说,对于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安全性,用户并不用担心。
罗榕:在安全性上最主要的体现是通过银行级别的保护。对客户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过程中进行完全安全的保护,比如说我们现在应用的TOKEN技术,在国际上也称为支付标记化或者叫令牌技术,对客户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同时工行有7×24小时的实时监控,在实际的业务处理过程中,完全不间断的去保护客户的信息。对于客户的支付处理,我们还推出了交易限额,最大交易限额的设置等,对客户的交易的过程提供了很好地安全性保护。
实际上,积极布局二维码支付业务银行远不止工商一行一家。目前包括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等多家银行均已支持二维码转账支付,可见银行对二维码支付业务的前景非常看好。
业内人士认为,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厂商不断拓展和丰富线下消费支付场景,以及实施各类打通社交关系链的营销策略,带动了非网络支付用户的转化。
传统银行加入二维码支付布局,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居民消费零星化、碎片化、线上化的新趋势,最直接的就是可以弥补其在线下小额支付等细化场景中的缺失,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其在大额支付场景中的优势,丰富自身服务的同时优化用户体验,从而获得客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像支付宝、微信这样的第三方机构,早已经在二维码支付领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耕耘。银行进入这一领域,是否会直接面对一个红海市场呢?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第三方支付和银行都可以借助自己的庞大客户群来发展有特色的二维码支付业务,这对提升用户体验有积极意义。
郭田勇:二维码支付技术成熟,而且线上线下机构都在搞。这样也不存在谁被甩下的问题,在技术上做得更可靠更成熟,原有的客户都是比较多的,像工行这种大行,还有银联它原有的一些基础客户,存量都是比较大的。所以他们的这些相关机构,在支付市场开放以后大家做好各自的客户,做好各自的市场,形成一种有序的竞争格局,这样的话对提高中国支付市场的发展水平,改进客户的消费体验等都还是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他也认为,像支付宝、微信这样的支付工具,毕竟涉足二维码这个领域比较早,技术上相对更全面。
郭田勇:不会有冲突的,因为微信,支付宝做二维码支付比银行银联做的还要早,在技术上应该说会做的更加成熟,从二维码支付来讲,它们的支付能力和业务水平应当是比银联和银行强。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认为,今后,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该会形成错位发展,相互配合的态势。
杨涛:随着备付金监管制度和非银支付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应该说传统的拥有账户体系的支付企业,它能够起到的跨行转接清算的功能会越来越弱,在这个层面上,银联与这些大型支付企业的竞争,在这一层面冲突会越来越小,更多地会出现合作共赢的局面。所以说比较优势和劣势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能未来更多会出现银联,银行和支付企业几者之间更有效的协调配合。(记者张子雨 实习记者吴云祺)
责编:文化中国网 刘铭